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吸光光度法的异同?
发布时间:2018/3/29 14:25:18 关注量:1034
原子吸收光谱法 (AAS)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,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。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,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,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。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,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(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)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,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,使入射光减弱。
吸光光度法是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。
原子吸收光谱和普通的紫外可见在 定量原理 上相同(都是L-B 定律通过吸收强度定量);
而原子吸收的吸收谱线很有特点: 原子吸收测定的主要是单个原子的电子能级跃迁, (没有转动振动能级的精细结构, 在气相中也没有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谱线展宽和位移), 谱线宽度非常窄(<1nm). 这也是原子光谱法特异性好的主要原因;
在仪器结构方面, 由于上述的谱线特点, 传统原子吸收仪器上需要使用特殊光源(空心阴极灯, 无极放电灯等)使 光源发射光谱半峰宽小于吸收谱线半峰宽, 因此不像紫外-可见中使用连续光源. 极放电灯等)使 光源发射光谱半峰宽小于吸收谱线半峰宽, 因此不像紫外-可见中使用连续光源. 在这样的仪器中, 原子吸收的光学系统和紫外-可见完全相同, 都是 光源-吸收池/原子化器-单色器-检测器 的结构.
具体到应用中, 原子吸收主要用来对某种元素进行定量, 能定量的元素有70多种, 主要是金属元素. 在目前的元素定量方法中成本相对较低, 但检出限和准确度也比不上 ICP-MS, 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相对折中的选择. 另外, 原子吸收通常要求已知待测元素种类(从而选择对应元素的光源), 因此更适合常规分析而非完全未知样品的鉴定(可考虑原子发射法或 ICP-MS).
原子吸收光谱点击咨询道立捷,同时获取搭建实验室与打包方案。道立捷,5000家客户的选择,300家知名单位支持!非常感谢您对我们产品的关注,咨询电话13317140991。